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的“神经末梢”,根植于人民群众中间,是法院联系群众的纽带,也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岳西法院主动将人民法庭各项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不断创新完善人民法庭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做实纠纷前端预防化解,不断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注入新的法治力量。
扩大“朋友圈”,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充分发挥4个基层人民法庭扎根基层、贴近群众、靠近纠纷等“地缘优势”,积极融入辖区基层治理大局,与辖区乡镇党委、派出所、司法所、妇联、村委会等建立起联防联调体系,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开发区法庭创新调解模式,深化“集中调解+庭所联动调解”模式,为化解纠纷“提质增效”。中关法庭改变调解员“单打独斗”的局面,打造“法官+调解员+法官助理+书记员+法警”全庭联动调解模式,高效调解安某某等29人与王某劳务合同纠纷,获评安徽省高院“第二批重点领域民商事纠纷诉前调解典型案例”。石关法庭设立“六尺巷”调解室,推行“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的调解模式,极大减轻当事人诉累,今年以来,审结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同比增长53.84%,为当事人节省3万余元诉讼费用。
(石关法庭在巡回法庭中运用“六尺巷工作法”妥善化解两起涉众型矛盾纠纷)
积极“卷服务”,有力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在4个基层人民法庭打造一站式诉讼服务站,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立案、案件查询、材料收转、送达等服务。健全“调立审执破”一体化纠纷实质解纷机制,店前法庭、石关法庭实行派驻执行团队“直接执行”“审执一体”模式,团队进驻以来,“一站式”化解纠纷700余件。中关法庭打造“同心圆”解纷品牌,今年以来,排查化解家事纠纷83起。店前法庭增设“夜间法庭”“假日法庭”,方便在外务工人员,实现人民法庭永不“打烊”。石关法庭开设“云调解”,今年以来,受理各类案件62 6件。
(店前法庭增设“夜间法庭”实现人民法庭永不“打烊”)
让“特色更特”,快速找准服务大局新定位。8名院领导、4名资深法官联系指导人民法庭工作,深耕细研、贴合实际,找准法庭服务大局切口,不断提升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经开区法庭创办“岳来岳好·倾听”栏目,开展涉企法人民事案件调研,对涉企纠纷提前介入,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石关法庭与民宿协会对接,安排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宣传员,有效预防涉旅游纠纷发生。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印发《人民调解工作衔接机制试行办法(暂行)》,就涉诉、涉执纠纷进行“诉前调、判后答、执先督”。此外,人民法庭还定期发布典型案例,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开展巡回审理和“法律六进”活动。(作者:王宇、初审:刘亚、终审:刘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