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预料,昔日泳友如今要对簿公堂。
近日,31名游泳爱好者将逝去的泳友的家属诉至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要求返还逝者代为保管的21500元。案件通过先行调解,仅用9天时间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
案情回顾
31名原告与逝者本是游泳爱好者,自愿为游泳基地封闭式管理筹款,相约款项由逝者代为保管,由其统一收付。2024年逝者遇难生亡,原告要求逝者家属返还其代管的21500元,却遭到拒绝。
调解过程
征得当事人同意,迎江法院将案件委托给特邀调解员倪明华先行调解,并指派员额法官跟案指导。经法官分析案涉法律关系,调解员决定用“情”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得知被诉之事,逝者家属情绪激动,对调解员的身份及意图也表示疑惑。此时,31名原告逐渐失去耐心,要求结束先行调解将案件转入诉讼程序,而调解员没有放弃,一边安抚双方当事人,一边调整调解方案。
由于案涉当事人较多,且涉及到逝者生前与31名原告的约定,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调解员冒雨找到逝者家属的住所。面对失去丈夫、失去父亲的逝者家属,调解员没有直奔诉讼之事,而是从“情”入手,安慰其好好生活。经过多次上门沟通,调解员取得逝者家属的信任后道出逝者与31名原告之间的约定,原告正是信任逝者才把款项委托其保管,而且,逝者遇难后,原告向其家属表示了慰问。听到此,逝者家属眼里噙着泪说:“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不知如何是好,听您这么一说,我们愿意尽快归还款项。“与此同时,调解员劝原告宽限逝者家属一定期限。
经过一次又一次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分期支付协议。至此,一场涉及三十余人的保管合同纠纷得以成功化解。
今年以来,迎江法院通过“法官+调解员”等先行调解举措推深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有效缩短解纷时间、降低解纷成本、提高解纷质量,让一批矛盾纠纷化“法结”解“心结”。(迎江区人民法院 供稿:倪明华 夏菲 一审:李静 二审:应海庆 三审:蒋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