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迎江区人民法院通过先行调解模式,仅用15天成功化解五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在特邀调解员张丽情理法并重的调解下,五位业主主动补交拖欠费用,物业公司自愿放弃违约金诉求,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案件背景】
某物业公司自2008年起为某小区提供前期物业服务。因阳台漏水维修不及时、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五位业主拖欠物业费长达三至四年,物业公司遂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欠费及违约金。
【调解亮点】
要素式梳理:运用"起诉状示范文本"精准定位争议焦点
靶向式调解:采取"一户一策"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
联动式化解:建立"调解员+物业+业主"三方沟通机制
【典型调解案例】
1️⃣ 漏水维权型:督促物业48小时内完成漏水点排查维修
2️⃣ 认知误区型:上门为独居老人解读《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3️⃣ 经济困难型:协调物业减免20%费用并延长缴费周期
4️⃣ 服务争议型:推动物业建立"服务响应承诺"机制
"这些案件标的额虽不大,却直接关系群众居住体验。"该院立案庭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机制,通过示范性调解推动批量纠纷化解,让"小案件"发挥社会治理"大效应"。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迎江法院将持续践行"如我在诉"理念,用心用情办好每起民生案件,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司法力量。(迎江区人民法院 供稿:张丽、夏菲 一审:李静 二审:应海庆 三审:蒋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