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地上工作时,腰部不慎扭伤,算不算工伤?”“楼上房屋漏水,影响到我家的日常生活,我该如何维权呢?”来往群众正在向花亭司法所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咨询。近年来,花亭路强化宗旨意识,立足自身职能,强化工作举措,多措并举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实事。
加强部门联动。花亭司法所积极对接街道人社、妇联、民政、派出所等部门,多方联动积极拓展法律援助案源,依托矛盾纠纷排查例会,进行情况汇报,实现信息互通。通过“一感两度”大走访、政法干警进网格、文明创建、日常走访等形式深入辖区,掌握群众法律援助需求,让“等案上门”的工作模式向“积极寻案”的模式转变,化被动为主动。
加大宣传力度。以“江淮普法行”宣传及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品牌宣传为契机,将法律援助的政策、范围、申请条件、申请流程等信息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借助微信朋友圈、网格长群等定期转发法律援助相关信息,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截至目前共开展了“法援惠民生 关爱妇女儿童”“法润大观 情暖民工”“法援银龄 关爱老年人”系列宣传活动4场次,发放宣传单页1000余份,受众群众达1200余人次。
优化服务流程。针对前来的每一名群众,都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坐班,做到告知“一次性”、受理“一手清”,解答“一口清”,落实“首问负责制”,确保及时快速的解答群众法律咨询。“我来到花亭司法所进行法律咨询时,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我,针对我的疑问主动进行解答,讲清楚解决途径,切实解决了我的难题,法律援助这项民生工程真的帮助到了我。”居住在花亭南村的张阿姨笑着说道。
下一步,花亭路街道将继续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效,不断提升法律援助的便捷性,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者:骆敏 初审:张翩翩 终审:鲍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