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安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 >> 以案说法

太湖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从“心”开始

  • 本站
  • 2025-02-28
  • 419次
  • 大号 中号 小号
  • 打印

今年1月,家住安徽省太湖县晋熙镇程岭村的小梅(化名)办完解除矫正手续后来到镇司法所,对工作人员说:“如果没有司法所对我的关心和鼓励,我走不出这段灰暗的日子。社区矫正给了我新的人生。”说完,小梅向晋熙镇司法所负责人深深鞠了一躬。

用“心”把好入矫关

小梅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却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稀里糊涂入职了一家诈骗公司,因为法律意识的淡泊让原本有着美好前途的她卷入了一系列诈骗案件中而被判处缓刑两年。巨大的落差让小梅瞬间跌入深渊,无法面对现实,她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到司法所报到时,她始终一言不发,以泪洗面。根据以往工作经验,晋熙镇司法所从“宣”“听”“谈”三个方面做好小梅的入矫工作。

“宣”就是入矫宣告,因为矫正对象是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因此对不同的对象,在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方面应当有所区别。对小梅的入矫宣告,晋熙镇司法所的同志相对柔和,小梅也逐渐平复了情绪,止住了眼泪。

“听”就是倾听心声。在入矫后的一个月,晋熙镇司法所负责人总是寻找一些机会和小梅沟通,鼓励她把心里话说出来,宣泄不良情绪。在所长的鼓励下,小梅慢慢打开心扉,诉说出自己对诈骗公司的怨恨、对受骗者的忏悔,以及对自己的懊恼、对前途的担忧,所长认真倾听,并表示理解。理解,让小梅感到了温暖。

“谈”就是谈心谈话。社区矫正是做人的工作,谈话交流必不可少,沟通的好坏甚至能决定矫正质量的优劣。晋熙镇司法所的同志非常注重自身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在与所长多次谈心谈话后,小梅逐渐接受了现实,心态慢慢平和起来。

对于社区矫正的目标,晋熙镇司法所负责人说:“社区矫正是一门大学问,防止重新犯罪固然重要,但我认为让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则是根本目的。我们的工作类似于教师,是教育人的工作,因此用心做好矫正接收工作,把好入矫关十分重要。”

用“心”做好监管关

不少刑事案件从侦查、起诉到审判,所需时间也许并不长,但判决后刑罚执行的时间则可能很长。

从实际情况来看,社区矫正对象中绝大多数为缓刑,其考验期少则两个月,多者五年,这期间内如何监管好、教育好他们,具体任务和压力基本落在司法所工作人员身上。

从全国范围来看,司法所普遍存在人少事多责任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晋熙镇司法所又是怎样做好矫正监管工作呢?所长说:“首先是矫正理念,其次是矫正措施”。

晋熙镇司法所贯彻的是一种“友善”的矫正理念,从入矫开始,他们就充分尊重社区矫正对象,没有任何歧视,并不断释放善意和关爱,这有利于矫正对象接受并落实好各种规定。小梅就是被这种关爱温暖了心灵,接受了矫正。在整个考验期,无论是工作上、身体上还是家庭上,司法所对他们都十分关心。不少矫正对象将司法所视为温馨港湾,称赞晋熙镇司法所的同志“像阳光一样温暖”。

至于矫正措施,晋熙镇司法所注重“因人施矫”,同时充分利用县域资源,创新方法,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组织人员参观烈士陵园进行红色教育,参观县博物馆进行爱乡教育,观看法治电影进行法治教育。举办司法所首届春晚,充分发挥矫正对象的才能,提供他们展示才艺的舞台,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所长安排小梅负责撰写晚会主持稿,完成得十分出色。晋熙镇司法所还倡导“月行一善”,即鼓励矫正对象每月至少完成一件好人好事,要求从家人、邻居等身边人做起,对做得好的给予表扬。这些创新做法实打实地提高了矫正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让不少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顺利融入社会。小梅在矫正期间成家,日子过得很幸福。

晋熙镇司法所负责人说:“真正能管好一个人的只有他自己。我们要相信矫正对象,他们当中多数人还是遵纪守法的。”当小梅向所长鞠躬表达感谢后,所长眼里也泛起了泪花,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心工作。当我的付出赢得了他人的肯定和感激时,再多的辛苦和委屈都是值得的,我觉得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我能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

(推荐:太湖县委政法委 作者:周振)

Copyright © 2012-2014 中共安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
备案号:皖ICP备12020749号-1 皖公网安备 34081102000274号 投稿邮箱 aqzfwxjk@163.com
安徽省安庆市振风大道东部新城综合写字楼 电话:0556-5701007 技术支持:安庆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