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16时,宿松县华亭镇居民张药水匆匆来到当地振兴学校,他要赶在学生未放学之前,协助驻校“护学岗”民警辅警,疏导路面交通秩序,劝导前来接送学生的家长将车辆有序停放,同时向家长讲解接送孩子途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16时40分,振兴学校准点放学,一拨又一拨学生从校园里走了出来,然后一个一个地被有序等候在校门前的家长接走。就在护学工作准备结束时,仍有数十名学生因家长迟迟未来,而滞留在校门口。这时,天空突然下起细雨,还刮起大风,张药水和“护学岗”民警担心学生们的衣服被雨水淋湿,赶忙找来雨伞,撑在他们的头顶上,直到家长赶来。
疏导车辆,动作专业;对待学生,富有爱心。在宿松县公安局破凉派出所振兴学校“护学岗”的每个民警辅警看来,穿着“江淮义警”志愿服务队蓝马甲维护上学、放学秩序的张药水,是协助他们开展护学活动的最得力“助手”,能够使其成为“江淮义警”志愿队的一员,还要得益于所里在梅墩警务区设立的“警民议事厅”微信群。
原来,张药水是梅墩警务区“警民议事厅”微信群成员,热心公益,曾干过多年的交通劝导员,因维护交通秩序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新学期开学前夕,张药水通过梅墩警务区“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得知破凉派出所为辖区两所学校“护学岗”招募护学志愿者,当天他就主动报名,并被破凉派出所吸收为“江淮义警”志愿服务队队员。振兴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2500余名师生,也是宿松县公安局在破凉派出所管辖的华亭镇设立的护学点学校之一。新学期开学以来,破凉派出所通过两个警务区的“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共招募护学志愿者36人,组织轮流协助“护学岗”民警共同开展治安巡逻、疏导交通、维护上学放学秩序、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等护学活动21场次,为维护护学点学校师生安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破凉派出所利用“警民议事厅”微信群招募护学志愿者,助力“护学岗”工作的做法,是宿松县公安局充实“护学岗”力量、创新护学工作举措的一个缩影。
“以前,我们在公安机关警力有限的情况下,都是组织学校教职工、驻校保安、学生家长参与护学,且都是参与‘早、中、晚’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的护学,难以满足其他护学工作的需要,其次是参与护学的学生家长难以固定下来,所以无法从护学时间、护学职责上对他们进行调配,导致社会力量参与护学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实效。”宿松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毅介绍说,为打破“护学岗”工作局面,进一步充实“护学岗”力量,新学期开学前夕,宿松县公安局以全县51个警务区设立的103个“警民议事厅”微信群为依托,紧紧围绕全县中小学校设立的63个护学点,向社会招募了260名“护学岗”志愿者,其中170名政治素质高、身体好、有专长的志愿者被吸收到“江淮义警”志愿服务队;然后在每个护学点学校成立由“民警+辅警+学校教职工+驻校保安+志愿者+”等力量组成的“护学岗”队伍,共同开展护学活动。
有了“护学岗”志愿者这支队伍,加之有了“警民议事厅”微信群这个平台,辖区设有护学点的基层派出所,在做实做优护学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特别是在调度“护学岗”志愿力量上更是“一呼百应”。据了解,新学期开学以来,辖区设有护学点的城乡派出所社区民警,在县局治安大队的统一部署下,结合辖区护学点治安状况,每组织开展一次护学活动,兼任“护学岗”负责人的社区民警都会提前将开展活动的时间、内容和需要志愿者人数公布到“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在群内的志愿者就会根据自身情况及时作出参加此次活动的回复,使每一次护学活动都能得到圆满开展。
刘毅介绍,设立护学点的中小学校,都是坐落在城区或各乡镇集市,学校师生多、学校周边商铺多、出租房屋多、出入学校路口多,社会治安管理压力大,仅凭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有限的警力难以满足护学工作的需要,所以县公安局发动全县派出所借力“网上警民议事厅”,广泛向社会招募护学志愿者,协助公安机关做好护学工作。工作中,参与护学的每个志愿者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都会按照提前半小时到岗、延后半小时离岗的要求,协助执勤的派出所、交警中队警力在学校门前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引导学生上学、放学,为广大学生出入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除此之外,志愿者们还会参与公安机关对校园及校园周边的巡防工作,清理小商小贩,排查安全隐患和可疑人员,对社会治安进行整治。
据了解,新学期开学以来,全县未发生一起涉校案(事)件、未发生一起学生上放学途中安全事故。(撰稿人:孙春旺;审核人:何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