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法院立案窗口收到一封信件,打开才知道是一位耄耋老人洛老(化名)亲笔写的感谢信,顺着老人清朗的笔迹读下去,原来事情是这样的.....
洛老和妻子均已九十多岁,平日由三个子女轮流照顾。2020年6月,洛老将售房款分成三份,分别以三个子女的名义存于银行,以方便子女协助支取。然天有不测不云,洛老的女儿于2021年突然病逝,老人悲痛之余凭存单去银行独自取款,却被告知不能。老人联系女婿无果,无奈之下诉至法院。
因该案系家庭成员间的纠纷,迎江法院立案人员引导当事人选择了诉前调解。
调解员接手案件后,仔细阅读了案卷,并第一时间与双方当事人进行了电话沟通。一面是年事已高的两位老人,行动不便,日常生活需要养老费用维持;一面是老人的女婿,他认为老人主张的存单是他妻子的财产,现妻子刚去世不久老人就提起诉讼,情绪非常激动。调解员在电话中一边对当事人耐心安抚,一边和双方约定时间分别登门调解。放下电话,调解员又及时与指导法官进行了沟通,以准确把握调解尺度。
炎炎夏日的晚上,闷热难耐,洛老看到调解员当场留下了眼泪,说:“你们真正做到了执法为民啊!”
经过面对面沟通,调解员了解到事情的原委和双方的想法,从伦理家常方面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劝导他们尊重亲情,以和为贵。几次上门之后,双方当事人的情绪明显有所缓和,也都表达了调解的意愿。
双方当事人基本达成共识后,调解员通知他们及代理人来到法院调解室,指导法官从法律法规的角度为他们分析权责,在充分考量他们提出的调解方案基础上指导调解员起草调解协议。最终,双方当事人在线签署了调解协议,老人的女婿当场将老人去银行领取存款所需的材料移交给其代理人。至此,这起纠纷的调解工作圆满结束。
百善德为本,敬老孝当先。老人是特殊的群体,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全社会的责任。近年来,迎江法院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工作,以真心唤醒真情,以法理释明事理,始终坚持在法律框架下调处矛盾纠纷,为构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和谐社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