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着力提升全县政法系统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进一步夯实平安岳西、法治岳西建设,县委政法委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于2021年10月11日至16日举办全县政法暨平安建设工作培训班,县委政法委、县政法各单位、县委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分管负责同志、工作人员及各乡镇政法委员参加了培训。参训学员结合所学所思所悟,立足自身职能职责,撰写了平安岳西建设的心得体会,现择优选登,今日起陆续刊发。
10月11日至16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委党校在青岛举办的全县政法暨平安建设工作培训班。这次培训班规格高、要求严、内容实、形式新,既学习了党的政策理论,又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既有平安建设业务培训,又有基层治理现场教学。青岛六天之行,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结合日常信访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一是锤炼了党性。通过学习柴方胜教授《习近平法治思想与高素质政法队伍建议》,我们深刻领悟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进一步领会了如何争当一名高素质的政法干部。结合信访工作,我觉得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重点信访工作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群众信访诉求,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增强了做好信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掌握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具体要求,全力抓好中央、省、市关于信访工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二是增长了知识。培训班上,夏诚华教授《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几个问题》的精彩授课,使我们对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让我们以前比较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各级党委、政府在作出可能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时,首先要了解民意民愿,从源头上防范重大决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问题;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的承受程度,妥善照顾各方面群众的诉求,坚持防止“政策一出台,问题跟着来”;调整改革措施时,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充分考虑不同群众的利益;实施重大项目时,要认真进行科学论证,准确把握群众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平衡点。
三是开阔了视野。学习期间,我们先后参观了青岛市市北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中心及“市民客厅”;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李沧模式)、九水街道延川路社区(“五融”工作法)、虎山路街道(“汇心惠益”港湾);崂山区社会治理中心(“三建”联动)、金家岭街道石岭路社区(党建和网格化管理),通过现场教学、查阅资料、交流沟通,大大开阔了视野,各地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治理等方面有新策、出奇招、显实效,充分发挥“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共同体职责,另人惊叹,值得学习。结合信访工作及我县当前实际,我觉得做好当前信访工作,也要积极引导多方参与,协同治理,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着力提高信访事项化解的社会效果。一是推行“五老”办“五小”信访调处模式。坚持抓早抓小,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老干部、老村干、老教师、老乡贤有热情、有经验,熟悉乡情、了解乡情的优势,随时随地办理“小隐患、小矛盾、小纠纷、小诉求、小案件”,要逐步形成信访不用跑、有事找“五老”良好局面和氛围。二是广泛开展信访听证评议。建立由“两代表一委员”、行业专家、法律工作者、“五老”组成的听证评议专家库,在信访事项办理化解过程中开展听证评议,实现群众说事、干部理事、集体议事,做到办理过程公开透明,减少信访群众对立情绪,通过社会影响进一步推动案结息访,确保化解质效。三是探索“巡回法庭”调处模式。针对仍有部分“信访不信法”的误区,可以整合法律援助、专业调委会、法律工作者等力量组建“巡回法庭”,将涉法涉诉事项纳入“巡回法庭”受理调处重要内容,变“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为“送群众工作上门”,广泛开展法治宣传和调处工作,让信访群众回归到理性维权。
四是充满了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新时期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信访工作是推进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保障,是党和政府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平台,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信访工作虽然被称为机关“第一难”的工作,但做好了就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此次学习培训,我们不仅深刻认识到做好政法、信访工作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而且使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敬意,也切实增强了化解当前信访工作难题的勇气和信心。
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但我们的学习仍需继续。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探索实践“最多访一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切实把信访制度优势转化为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突出矛盾的社会治理效能,让更多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依法、及时、就地得到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维护,不断厚植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